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8年第9期 > 正文

埙声悠悠

2008年09月23日  来源:神州学人 
  

 

周世斌,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秘书长、中国音乐心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副理事长,美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全国大会会员。

专著《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填补了国内外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空白,其中,《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文/孙琛辉

 

作为国内第一位音乐心理学硕士、也是目前仅有的两名音乐心理学博导之一,周世斌教授多才多艺,爱好广泛,不仅在音乐教学理论领域建树颇丰,会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埙、箫、萨克斯等多种乐器,同时喜欢打太极拳、乒乓球、游泳、钓鱼等等运动。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他将具有7000年历史的民族乐器埙引入课堂。他还担任国家文化部“埙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将埙文化传播到了海外。

 

从小痴迷音乐

周世斌热爱音乐,也因音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的周世斌,不是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因此家里人对于他学习音乐并没有特别的建议,当他上初二时,哥哥向远在东北的姥姥要了50元钱,托人买了一把小提琴,他由此开始了与乐器相伴的成长历程。

那时,没有人督促周世斌学习,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但他凭借对音乐的“痴”,勤奋练习,每天清晨5点钟就起床,到家附近的一所小学院子里拉琴,从初二开始不分寒暑地坚持到高中毕业,冬天手上长满了冻疮也全然不顾。

那个年代,专业的音乐教师并不多见,周世斌四处打听会拉小提琴的人,只要听说哪里来了一位会拉小提琴的人,就找上门去讨教拉琴技巧。有一次,他听一位小提琴爱好者说,要拉好小提琴,没有8年功夫是学不出来的,他告诉周世斌每天必须在每一根弦上拉800弓空弦。他按要求做了,但结果却是,没有一次能够在一根弦上拉满800弓,弦就断了。

“我当时怀疑是不是弦的质量有问题,所以又托人到外地去买,但还是不断地拉断。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这个道理,总在一根弦上拉,金属弦当然会疲劳,到了一定程度它就承受不住了。”提到这段往事,周世斌笑了,他那时就是那样痴迷。

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小提琴还是一直伴随着他。“天蒙蒙亮我就出工和农民一起干活,天黑才回来点着煤油灯做饭。吃了饭以后,就到院子旁边的小溪边,在月光下对着小溪对岸的大山练习拉小提琴。”周世斌说,“小提琴是我那时惟一的寄托,也没想将来会怎么样,就是觉得喜欢。”

尽管周世斌没有对拉小提琴的未来有所憧憬,但这一痴迷的爱好终于有了回报。197712月,中国恢复高考招生。周世斌当年考了一次,但由于在农村信息闭塞,他不知要分文理科,也没有复习材料,手里只有一本《中国地图册》和一本《世界地图册》,结果只被第二批录取,可以选择上师范、水电等中专学校。那时,对很多人来说,能从农村的大山里走出来上学就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幸运事,但是周世斌不甘心,他要重新考大学。

1978年高考,周世斌复习了3个月,考上了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音乐系。直到现在,周世斌对于到绵阳进行专业考试的场景还记忆犹新:“我背着一个黄帆布书包,拿了一把小提琴,就只身去了绵阳。当时绵阳正下暴雨,街上的积水没过了膝盖,我一个人淌着水往考场上赶。”

 

音乐教师,一生的职业

大学毕业后,周世斌留校当老师。刚开始做系团总支书记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然后从见习助教开始,从事音乐专业课教学。这一教就是26个春秋。

“我觉得自己非常适合当老师,我知道怎么和学生沟通,也熟悉教学的艺术。我喜欢这个职业。”周世斌觉得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而且,他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喜欢课堂,他笑着说:“这也许就是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的原因吧。”

学生们一方面觉得周世斌和蔼可亲,一方面又很尊重他。周世斌上课有一个特点,每门课的开头都会花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提建议和要求,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打断老师的讲授,进行提问。“现在的学生最大的不足是上课缺乏主动意识,习惯了被动地听,不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一个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艺术,讲究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早在1989年,周世斌所在的西南师范大学与美国圣约翰大学有一个交流项目,周世斌应学校外办的邀请给他们讲“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这一教学体验对他触动很大:“讲的过程中不时有学生提问,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反过来看我们的学生,特别不喜欢提问,中国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老师在他们眼里就是权威,似乎学生对老师所讲的一切都应该全盘接受。”从此,周世斌开始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想方设法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其实我也没有有意识地去钻研教学艺术,很多时候就是感性地领悟。教学过程中需要你的一种直觉、一种即兴,需要一种创造性,纯粹的理性不行,纯粹的感性又太随意,理性与感性的结合非常重要。”

周世斌说:“学生来学习主要学什么?学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知识可以自学,知识会老化,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这是学生可以受用终身的。”

一次,他给主修音乐心理学的本科生上课时,第一节课,学生一来就将笔记本翻开,准备作记录。可他却只是给她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她自己去跑图书馆、书店,就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流派的内容去收集一堆书目。第二次上课时,要这位学生讲述该部分的内容,然后比较哪本书这部分内容写得好,为什么好。学生当时就愣了,她没想到老师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刚开始时,学生的讲述前言不搭后语,思维不连贯,语言也口语化。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位学生后来的课已经讲得有模有样了,毕业论文也写得很不错。

 

民族情结与世界胸怀

周世斌从接触西洋弦乐器开始迈入音乐的殿堂,但他同样能用具有7000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埙演绎出雄浑、悠远的天籁之音,在网上还能搜索到周世斌吹埙的视频。

埙在我国是一种极其古老的乐器,发展于商周时代,只在宋元明清沉寂了上千年,几近失传。埙重新回归,仅仅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如今,很多外国专家学者对于中国的埙乐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不断地来中国学习和交流埙的演奏。

周世斌1995年开始学埙,那时他在四川音乐学院当教师,结识了一位吹埙的老教师,一下子就迷上了这种古老的乐器。他又拿出了当年练习小提琴的劲头,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吹埙,进步很快。有老师经过这里,听到他吹埙,刚开始还以为是广播里播放的教学录音带,这给他很大信心。

周世斌不仅自己学埙,更致力于将这种中国古老乐器传播到海外。1996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访问、研修、讲学时,就应邀到迈阿密大学、明尼苏达州的奥格斯堡学院、圣约翰大学等院校,甚至迈阿密的一些小学、国际文化节,向美国同行、学生们和公众介绍并现场演示埙。199774日,南佛罗里达州8个华人社团共同发起举办了迎香港回归大型庆典活动,周世斌作为庆典的艺术总监兼合唱指挥,同时在现场表演吹埙。这个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影响很大,迈阿密市政厅还因此把这一天定为中国日。

有感于埙乐的美妙以及埙文化的魅力,周世斌2004年把埙引入了大学课堂,开始教本科学生选学埙,同时也义务教他自己带的研究生吹埙。“也不收课时费,我的研究生几乎都在跟我学埙。每次我给他们上完专业大课,他们想学埙我就教他们。”周世斌觉得,只要学生想学他就非常乐意教。

周世斌的不少门生出师后,和他一起将埙的艺术进一步广为传播。例如一位曾跟他学了一学期埙的硕士生,毕业后到德国读博士学位时,因在一次活动上吹埙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很多报纸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报道。

今年7月中旬,周世斌到意大利参加第28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8月到日本代表中国音乐心理学会出席第10届亚太音乐认知科学大会,9月带领老师到美国布法罗人文艺术学院讲学演出。他将进一步在这些会议和活动中,向国际同行充分展示“民族的”,和他们深入交流“世界的”。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