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8年第9期 > 正文

感受美国

2008年09月23日  来源:神州学人 
  

作者在越战纪念墙前

 

 

/刘文

 

两年前,受美国王氏基金会的资助,我有幸飞越浩瀚的太平洋,来到美国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时间虽不算长,但感触颇深……

 

感受就业权平等

我所访问的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州府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去的时候,需要先从上海飞往美国西岸城市旧金山,再从旧金山转火车前往目的地。当初预订的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班机,机票到手后,便有同事不无戏谑地对我调侃道:“美联航的空姐一定漂亮无比,你小子这一路要看得眼睛发花了。”确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国内航班的空中服务员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孩,他们身材颀长,容貌姣好,声音甜美,举止妩媚,着实讨人喜欢。这次就让我在美联航享受一下新的“眼福”吧。

还记得出发那天的情景。当我拎着大包小包、气喘嘘嘘地步入机舱时,站在舱门口迎接我的不是金发碧眼的空姐,而是一位身材稍胖、年龄在五十开外的黑人阿姨。我正纳闷不解,她笑容可掬地送给我一个响亮的“Hello”,看我带的行李颇多,便快速地“抢”去一个包,然后热情地把我送到座位上并把我的行李安顿好。说实话,刚上飞机,没有得到美女“伺候”,心中未免有点失望,但毕竟黑人阿姨的服务热情周到,也就感到了些许安慰。

稍息片刻,我瞪大眼睛在机舱里“扫描”起来。此时乘客已经各就各位,有的低头窃窃私语,有的开始闭目养神,只有几个服务员在过道里前后忙碌。一眼“扫描”过去,机舱里的服务员便能尽收眼底。令人遗憾的是,看到的服务员除了那个黑人阿姨外,剩下的不是大妈,就是大嫂,年纪最小的估计也在40岁上下,更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其中居然还有一位棕色脸庞的矮小男人。压根就没见到年轻貌美、金发碧眼的空姐的影子,实在是出乎我的预料。

邻座的张先生是上海人,已移居美国多年,见我一直盯着几位服务员并露出惊讶的神色,便问我何故,我如实相告,他笑而作答:“在美国,就业权是平等的,空中服务员并不是年轻貌美女孩的‘专利’,相反,很多航空公司更愿意雇请年长一些的服务员,他们更成熟,更体贴,更热情。”确实如他所言,在随后的航程中,机上的几个服务员,不管是黑人阿姨,还是矮小男人,都显现出了极强的敬业精神。他们面带微笑,忙忙碌碌,不断地穿梭于机舱的过道中,及时地向乘客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那种心地的真诚,那种态度的友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啊,空中服务也是一种服务,追求的应该是服务的质量。空姐的年轻貌美并不意味着服务质量的上乘,有时甚至成为她们傲慢的资本。由此看来,只要让乘客能够在万米高空这个临近上帝的地方,真正地接受到“上帝”般的服务,享受到“上帝”般的待遇,即便这种服务的提供者是老阿姨、老叔叔,又有什么关系呢?

 

感受越战的阴影

到达美国后没多久,我就惊讶地发现美国的残疾人比较多,走在路上,或坐在公交车里,一不小心便会碰到残疾人。他们或拄着扶手,或坐着轮椅,仔细观察他们,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一副非常凄惨、让人怜悯的模样。我还注意到,为了方便残疾人出行,美国的公交车上都有专门的轮椅车的位置,而且公交车的设计非常巧妙,靠站上客时,司机一旦发现有坐在轮椅车上的残疾人要上车,就会按住自动装置,将位于车门口的轮椅车抬高、提升,然后平稳地放到车厢里。司机还要负责把轮椅车推到位于车厢前中部的位置,并用专门的绑带或金属链将轮椅车固定好。当残疾人要下车时,司机又要负责安全、平稳地将他们送下车。因为有这样一个操作过程,所以每次有残疾人坐在轮椅上、下车时,司机都要前后忙碌5分钟左右,而车上的乘客只能慢慢地等待。有一次我从麦克乔治法学院乘公交车去萨克拉门托市中心采购日用品,一路上居然碰到两个残疾人坐在轮椅车里要上车,而且是在同一个站台,结果让那个胖司机忙碌了好大一会儿,直累得她气喘吁吁。从这些残疾人的相貌上判断,他们的年龄大多是60多岁,于是我便懵懂地向要好的美国同学请教,同学坦言,这些人不少就是当年受伤致残的越战老兵,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本计划在18个月内彻底搞定,结果由于多方面意外因素的影响,使得美国身陷越南而不能自拔,时间长达8年,直到19733月才得以将军队从越南全部撤出。越南战争被公认是一场美方失败的战争,它让美国付出了57000多条鲜活的生命,在战争中失踪的士兵也为数不少,至于受伤致残的士兵则难以计数。这场战争给美国民众带来的痛苦和伤心是长期的,留下的心理阴影是难以抹去的。有一次,我在社区学习中心与一位退休的老师随意聊天,让我预想不到的是,当我无意中提到越南战争时,这位原本谈兴甚浓的老人竟一下子无语凝噎起来,头也低垂了下去,眼圈也渐渐地变红,让我一时不知所措。后来我领悟到,最好不要与美国人尤其是60多岁的美国人谈论越南战争,因为那场战争给美国人留下的创伤太多太多。从越南战争结束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这种痛苦和阴影仍然存在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处独特的景观——越战纪念墙。让人心灵受到震撼的是,在那长达数十米的纪念墙上,密密麻麻写着的都是越战中阵亡士兵或失踪士兵的名字,而每一个名字实际上都代表着一个陨落的魂灵。就在我去参观的那会儿,正好有一位阵亡士兵的家属捧着花束前来吊唁,那年逾古稀的老妇人木讷的神情以及眼角挂着的泪花,久久地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我深知,在那个地方,这种让人心碎的场景每年不知道要上演多少次,这大概就是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所付出的最昂贵代价吧?

感受历史的沧桑

萨克拉门托是个伴随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的“淘金热”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150年,对于像中国这样具有5000年灿烂文明和璀璨文化的古老国度来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但对于建国只有230余年的美国来说,则不能不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了,因此萨克拉门托在美国也算是个颇负盛名的历史悠久的城市了。说起“淘金热”,最早要追溯至1849年,当时一个名叫詹姆斯·马歇尔的人在萨克拉门托以东30英里外的美洲河附近意外地发现了金矿,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到了世界各地,随后大约30万名探险者怀着种种梦想,经陆海两路蜂拥而至,“淘金热”就此兴起,并以此为契机,揭开了美国西部开发的序幕。

“淘金热”同样波及到了中国,1850年以后,大批华人尤其是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先民怀揣梦想,背井离乡,横渡风高浪急的太平洋,来到美国西部淘金,但不少人最终却没有美梦成真而衣锦还乡,相反却是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甚至客死他乡。在位于萨克拉门托老城的“淘金博物馆”里,至今仍陈列着不少华人淘金者当年所使用的淘金器具和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不少图片能够再现他们当年豁出性命淘金的场景。这些器具、用品和图片,自然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身处它乡的华人先民当年条件的艰苦、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辛,不管是谁,看到它们,可能都会在灵魂深处倍受震动从而感叹不已。

到了19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修建太平洋铁路,萨克拉门托被确定为太平洋铁路的起点,而华人则又以其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入到修筑铁路的队伍中去,成为太平洋铁路建设的中坚力量。在萨克拉门托老城,紧邻“淘金博物馆”,还有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博物馆——铁路博物馆。我在前去参观时,除了门口陈列的当年的那辆旧式蒸汽火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外,博物馆内反映华工筑路和生活场景的两座巨型雕塑对我产生了特别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只见腰捆绳索、挥舞铁锤的3名华工攀附在刀削般的岩壁上,满脸疲惫,满身灰尘,大汗淋漓,但却不辍劳作;山脚下,是几间低矮而又简陋的茅草工棚,地铺边散落着破损的锅碗瓢盆。这两座雕塑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当年华人在修筑铁路过程中所面临的施工的艰险和生活环境的恶劣,从中可以领悟到华人确实为美国西部的早期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美国西部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美国人民应当对此永远铭记。

除了上述两个博物馆外,在萨克拉门托这个面积并不算大的城市里,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古迹”。马克·吐温时代的轮船仍旧静静地憩息于美洲河边,巨大的、鲜红的蒸汽轮子夸张地展示着它早年的辉煌;克罗克艺术博物馆虽外观陈旧,墙壁斑驳,但内部依然金碧辉煌,处处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只有一间教室的100多年前的小学校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如果你想切身感受一下当年的教育状况,便可以在教室里找一个位子安静地坐下来,聆听老师所模拟的课堂讲演。所有这一切,时时让人感受着这个城市沧桑的过去,更让人感受着它的厚重的历史。

萨克拉门托旧城一景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