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8年第9期 > 正文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2008年09月23日  来源:神州学人 
  

  编者按:自2008年起,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新增法定假日,放假3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既凝聚了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中秋节民俗已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期特为海外学人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中秋节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古代,开科取士乃国之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应试高中者被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隆重庆贺,经朝历代,盛行不衰。

  

  中秋起源

  关于中秋节,大致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中秋传说

  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嫦娥奔月到吴刚伐桂,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丰富的想像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游夜宫传说,有关唐玄宗。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中秋习俗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中秋祭月的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赏月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名篇中都有咏月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并正式定为中秋节。此时中秋夜乃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明清之后,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的一种美好形式。

  月光马儿: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1906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间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兔儿爷起源约在明末。到清代,其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玩灯,主要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叹为观止。

  在广西,除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还有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户秋灯。户秋灯是以6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舞火龙:舞火龙,是香港最富传统特色的中秋节习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3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龙身,插满长寿香。盛会之夜,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我国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名称也不同。

  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幸福,并演唱《请月姑》民歌;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称为“八月节”;侗族则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伴侣。

  受中华文化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同为中秋,但习俗不同,多样的形式一并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中秋食俗  

  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据史料记载,早在撒播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

  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代,且相互馈赠。月饼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巧,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有记:“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5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3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点码多者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中秋诗词选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水调歌头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