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8年第12期 > 正文

在苏黎世感受叶培建

2008年12月22日  来源:神州学人 
  

/薛梅  晏佳

 

20071024日,当“嫦娥一号”腾空而起的时候,曾有多少中国人热泪盈眶。2008年的中秋前夜,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来到了苏黎世为我们讲述了“嫦娥一号”和它背后的故事。

 

 

在苏黎世火车站繁忙的下午,一个矍铄的老人出现在人群中。他,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叶培建院士。我们得以和叶院士晤面,而对这位传奇“嫦娥计划”的总指挥的感悟也慢慢铺开了画卷。

 

对话是以一种拉家常的方式开始的。军人家庭出身的他,有种刻进骨子里的严谨和自律。他的这种品质渗透进了生活的点滴,从为人处事到科研项目,无处不显军人风范。就像叶老的守时一样,分秒必争,坚持了一辈子。言谈中叶老给我们提起了生活中的趣事。他曾经约一个法国人谈项目,说好时间12点整。于是,1145叶老就早早地在研究所门口等候,法国人没有来。等到12点,法国人仍不见身影。叶老一直等到了1215,看法国人仍无踪影,于是转头就往办公室走。戏剧化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这位法国朋友急匆匆地坐着出租车赶到了。而时间是铁的纪律,叶老对法国人说了句“明天12点我在门口等你”,头也不回地走了。我想,愣在那里的法国人,再也不敢在与中国人打交道时闲散了事了。

 

在科研中也是一样。“嫦娥”是他顶着项目的压力和失去妻子的悲痛接下来的。从承下这份重担的那一刻起,叶老就带着一帮年轻人日夜奋战。叶老说,年轻人有拼劲儿,但偶尔也会有些侥幸心理。有时候数据稍微跳了下,很多年轻人就会觉得没什么,数据恢复正常就好。但叶老强调,科研也要“捕风捉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对任何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都要追究到底,一律排除。叶老说平时他有个习惯,就是有时白天的时候一个人在花园里踱步。他交代所有人不要打搅,因为他需要时间再好好想想,再仔细推敲是否还有问题没有考虑到,要做到每个环节万无一失。按他的话来说就是“送卫星上天只有成与败,没有中间状态。做事情,只有行与不行,没有差不多”。

 

叶老提到,其实这份严谨认真,也得益于当年在瑞士的留学经历。回忆起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5年的留学经历,叶老感慨良多。那个年代,国家还不富裕。出国前,当时的教育部长语重心长地对留学生们交代:“一个农民的月收入是40元,工人的收入也不足100元,国家每个月给你们每人600瑞郎,你们要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要知道是站在多少工人农民的肩膀上走出来的!”叶老说,这句话,他一辈子都牢牢记在心里。正是带着这份强烈的责任感,当年留学时,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假日,叶老都是一门心思地钻研技术,丝毫不敢懈怠。同时,叶老也非常注意对瑞士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他说,瑞士人的严谨对他触动很大。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留学时,每天上课前,助教从来都是把各种各样需要用的笔削好,由短到长整齐地排成一排。可以说,正是这种对细节的一丝不苟,成就了今天这个“铁的纪律”的叶培建。

 

摄影/龚广海

 

在短暂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对话之后,叶院士为苏黎世的学生学者作了题为“嫦娥一号与中国的深空探测”的讲座。

 

叶培建院士首先阐述了发展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并简要回顾了国外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资源变得日益重要,航天业的发展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并极大地拓展人类第四生存空间。深空探测在国外的发展已有近50年的历史。叶培建院士回顾了过去50年中深空探测尤其是月球探测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和标志性事件,介绍了世界各国提出的未来深空及月球探测计划,并总结了国外深空探测对象选择和探测方式的特点及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发展的启示。

 

在我国探月工程规划这一部分,叶培建院士介绍了我国开展探月工程的背景、根本目的和重要意义,并将这一规划形象地概括为“三步走”战略:“绕”—2007年,“落”—2015年左右,“回”—2017年左右。

 

作为整个深空探测工程的第一步,“嫦娥一号”的成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也为我国后续探测工程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叶培建院士详解了绕月工程和“嫦娥一号”的方方面面。例如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工程目标和大系统组成,“嫦娥一号”的分系统、技术攻关项目和有效载荷等等,并与国外同类月球探测器作了详细对比,让大家充分了解了“嫦娥一号”的创新性和领先性。随后,叶培建院士又进一步介绍了未来探月工程的第二步“落”和第三步“回”,以及相关的目标、大系统组成和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等等,并整体勾画了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设想。叶培建院士还为大家展示了“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表面的照片(见上图)。

 

在叶培建院士的专题讲座中,听众们被“嫦娥一号”的精彩所吸引,更被“嫦娥一号”背后的故事所打动。机场的紧急飞机调用,乘客的主动离机让位记录了全体中国人的期待和支持。而当叶培建院士介绍那支托起了“嫦娥”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的“70后”研制队伍时,全场一片惊叹声,也正是这支年轻的团队在2007年感动了整个中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我们将很难清楚地记得“嫦娥一号”的种种技术指标,但是叶培建院士的讲座所激起的那种振奋和心潮澎湃的感觉将长久地沉淀在每一位听众的心底。从此,“嫦娥奔月”不再只是一个古老的民间神话传说。在我们的中秋遥祭中,“嫦娥”不再只是那个凄婉哀怨的月宫美女,她是中国人民传达和平和友好心意的太空使者。

 

(供稿/瑞士苏黎世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