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8年第12期 > 正文

跳动在欧罗巴大地上的中国“芯”——记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微电子专业论坛

记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微电子专业论坛

2008年12月16日  来源:神州学人 
  

论坛构成

 

“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微电子专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成立于20046月,是依托于“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FCPAE)”的全欧洲性华人科技专业组织。

论坛以荷兰为基地,成员遍布欧洲各国,包括在欧洲和中国半导体公司、研究所和大学工作的工程师、学者或同等条件的微电子技术专业人士,以及在欧洲研究所或大学在读或进修的研究生、进修生。到目前为止,论坛共有157名成员,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约50%成员具有博士学位。

论坛运作

论坛日常活动由总召集人领导下的论坛管理团队负责,论坛管理团队由来自荷兰、德国、比利时和中国等国家的地区召集人组成。

“总召集人”负责统筹论坛的日常活动,负责策划、组织、协调论坛的各种活动,代表论坛与国内外的兄弟协会和相关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并向上级指导单位汇报工作。

“地区”原则上以国家为单位,“地区召集人”通过与其他召集人沟通和联络,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并负责对本国会员信息的管理,负责在管理团队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承办或者协办各种活动,以增加会员之间的沟通,扩大论坛在本地区的影响。

论坛现任总召集人为荷兰恩智浦半导体(NXP,原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的金星博士,地区召集人包括荷兰恩智浦半导体的方利泉博士、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I)的刘振铎博士、比利时欧洲微电子研发中心赵超博士、比利时欧洲微电子研发中心亚洲部首席代表高腾博士、德国亿恒科技公司(Infineon)的李洪志博士和德国新思科技的高伟民博士等。

论坛宗旨

论坛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同行联谊,关注国内,共同发展”的宗旨,联系欧洲华人微电子专家,为会员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发挥团队优势,促进欧洲和中国在微电子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关注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鼓励和帮助会员回国创业和为国服务。

欧洲华人微电子专业论坛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成员的工作和研究领域覆盖了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他们长期工作在科研和生产的第一线,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保证他们既可以与中国半导体元件产品(IC)生产企业开展生产技术、产品开发等领域的讨论,也可与有关大学或研究所开展科研学术交流,同时为大学生、研究生提供IC领域前沿科学的学术讲座。

同时,他们有着强烈的愿望,想为祖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做点事情,这些都为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的各类为国服务活动提供了保证。自2004年以来,在教育部和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处的支持下,论坛组织了“春晖计划”代表团先后3次回国服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论坛协助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立新的微电子专业;帮助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微电子专业的工程硕士班,培养符合工业领域需求的复合性人才;论坛还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20多家微电子行业的专业人员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受邀请在SEMI China(国际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协会中国分会)的专业杂志《半导体制造》上开辟了“欧洲华人微电子论坛特别推荐专栏”。

论坛研讨会

欧洲华人微电子专业研讨会作为论坛的传统活动,自2004年底成立以来,每年都会在一个欧洲国家举办。

历年来的研讨会都是欧洲范围内微电子领域中与会人数最多、参加国家最广、参加者层次最高、讨论内容最深、选取报告议题最广的华人专业研讨会。

截止目前,论坛共举办了3次专业研讨会,分别于2004年、2006年、2007年在荷兰代尔夫特、比利时鲁汶和德国慕尼黑举办,受了国内外微电子专业人士的欢迎和好评。

研讨会与会者不仅有来自欧洲半导体公司和科研机构的工程师和专家,而且还有一些在读研究生,同时还有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

研讨会邀请微电子行业各方面的一线专家、工程师做专业报告,他们围绕微电子行业领域的各个环节以及中国微电子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进行研讨,报告大多实用而且生动,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并借此探讨论坛与国内合作的可能性和方式。

研讨会让来自不同国家、从事不同电子领域的留欧专业人士和学生学者能够有机会相聚在一起,相互认识,彼此了解,形成一种凝聚力,在了解业界动态、增加个人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和国内业界人士的互动,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群力群策为祖国发展,特别是微电子领域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论坛研讨会得到了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处、中国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和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也得到了荷兰华人学者工程师协会、旅比华人专业人士协会、比利时工程师协会、慕尼黑学生学者联合会和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等欧洲各国相关专业协会和各国学联的支持和帮助。

为国服务

论坛每次举办活动都会秉承“为国服务”的宗旨,同时兼顾国家政策的导向与当地的实际需求,并结合自身的特长。从最初建立至今,微电子论坛已经举办了10余次各种形式的活动,既有各种形式的回国访问和专业报告,也有后续的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安排国内的人员到欧洲进行合作研究等。

20056月,在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处的推荐下,以金星博士为团长的“春晖计划”科技服务团暨“第一届欧洲华人微电子科技服务团”,对上海、苏州、大连、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区进行了考察和服务。

11名经过严格选拔而产生的代表团成员,都具有博士学位,并且长期工作在欧洲著名的国际跨国半导体公司、研究中心或者大学。他们的工作领域也涵盖了整个半导体行业,从先进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到芯片设计、生产、测试及封装技术,直到芯片的可靠性和失效性分析。

在上海和苏州,代表团访问了上海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复旦大学、苏州科技城及苏州大学等单位,开展了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了解了华东地区的微电子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对人才的需求。代表团响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为广大师生提供学术讲座,开展有关微电子先进教学体系的讨论。与此同时,代表团也在吉林彩晶数码等企业进行现场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代表团参加了“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和“2005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哈尔滨)创业洽谈会”。团长金星表示海外学人归国创业的方式开始由个人向团队方式转变,海外学人虽身在他乡,但心系祖国,关注祖国发展,并愿意为祖国繁荣昌盛作出应有贡献。

通过此次访问,代表团成员对当时国内半导体行业现状,有了第一手资料和亲身体会,他们认为中国的微电子行业正处于刚刚蓬勃兴起阶段,需要有经验的高水平专家的帮助和指导,正是这些有待改进和需要技术投入的领域为海外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多的回国创业和为国服务的机会。

2006年,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的任奇伟博士回到西安的英飞凌(中国)公司工作;赵超博士和复旦大学展开了微电子材料方面的科研合作;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凤莲教授于2007年下半年在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金星博士和方利泉博士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已经开始了具体的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合作,并对合作培养研究生及研究生到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实习等事宜进行详细讨论,迄今已有两名学生来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荷兰研发中心实习。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培训模式已经成为论坛与国内合作的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模式,这种结合了论坛成员工作与为国服务的模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欢迎。

20064月,在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处的推荐下,第二次“春晖计划”科技服务团再次踏上行程,活动是与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国际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协会、浦东科协、张江(集团)公司和复芯微电子共同合办的。

代表团成员在浦东张江举办为期两天的关于“芯片测试技术和失效分析”的系列讲座。内容涉及工业测试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先进工艺研究进展和前瞻,以及国内微电子发展所面临的新的热点问题等。参加培训的270多位听众分别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20多家微电子企业的专业研发人员,如中芯国际、Intel、华虹-NEC、先进半导体、宏力半导体、鼎芯半导体、松下半导体、ASMC、无锡华润、南通富士通等。

经过两次“春晖计划”团组活动,论坛已经在为国服务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有效模式,这也助推了论坛成员进一步为国服务的活动。

20087月,由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处推荐,论坛组织了第三次“春晖计划”为国服务活动。代表团由来自集成电路研发学科中的12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大部分成员都是第一次参加,他们都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行内专家。

代表团分别在北京理工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举行了共计4天的学术报告会,并与两所院校就巩固和拓展合作研究的具体内容达成了共识,就联合指导学生和继续专家互访达成了意向。目前,这些合作意向正在逐步具体落实。

代表团还接触了吉林华微电子有限公司,双方一致希望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平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半导体工艺、质量控制、可靠性、失效分析和封装等方面加强合作。此外,代表团与黑龙江省科协就“欧洲华人微电子论坛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立‘海智计划’科研基地”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成立4年多来,论坛自身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为国服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我们相信,在所有成员的精诚合作下,论坛一定会为祖国微电子事业更好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供稿/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处 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微电子专业论坛)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