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海归新闻 > 正文

苏州大学教授秦正红:正因辛苦,我才更要回来

2010年06月30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梦的起点始于1988年。那年,秦正红以苏州医学院药理研究室硕士研究生的身份被公派赴美留学。登机的那一刻,他告诉自己,学成后一定要回国效力。

在宾西法尼亚医学院,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神经药理学博士学位。从1994年到1999年的5年间,他又作为博士后在闻名于世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主修神经药理学,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著。成绩斐然的秦正红并未满足,他选择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著名神经生物学家Marian Difiglia教授的实验室专攻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哈佛求学期间,秦正红以睿智、才干以及东方人特有的勤奋与谦和赢得了Marian Difiglia教授的认可,他真诚地向秦正红表达了挽留之意。然而海外漂泊十多年,“学成回国”是秦正红一刻未曾忘却的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归国。

由于秦正红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国内不少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他表达了聘请之意,秦正红最终选择了母校苏州大学,一个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选择。在美多年,他始终关注着母校的发展。早在2002年3月,秦正红与苏大进行了首次接洽后回到美国,苏大的求贤若渴使他开始默默计算自己的归期。

回到母校的秦正红被聘为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中药研究所副所长。他制定目标,要在苏州大学建成一个全国一流水平的神经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累计影响因子25以上的学术论文,并负责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神经生物学科研队伍。在母校的期待和自加压力的状态下,秦正红的思路却格外清晰。他综合自己前期的研究成果,制定出重点课题。到苏大仅3个月时间,他的课题组就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前列腺素对缺血引起的神经元死亡有保护作用,这一发现为研发治疗中风的有效药物开辟了新途径。

离开国内研究环境十多年,秦正红一开始对新的工作环境不是很适应。他从过去的万事不操心,只需埋头做实验,到亲自过问每一套仪器设备的订购、安装、调试,工作量一下子翻了好几倍。为节省经费,他打电话到美国的公司要求直接进货,甚至请求国外的朋友代购有关试剂以降低开支。辛苦是必然的,秦正红从未后悔,他说:“正因为这样,我才更要回来。”

5年多来,秦正红在不断刷新着成绩记录,同时又树立起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他已培养博士后两名、硕博士研究生10名,在读的5名博士后均获得国家或省博士后基金资助。他已申请发明专利6项。

秦正红圆梦的步伐走了整整20年,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赤子强国之梦的绚丽色彩。

秦正红 苏州大学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衰老与神经疾病实验室”主任,20世纪80年代留学于美国。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王文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