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2012年4月12日下午,位于巴黎11区的巴黎高等管理学院(MBA ESG)礼堂内济济满堂,不时掌声如雷。由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组织主办的“我有我风采”辩论赛决赛在此隆重举行,此次辩论由54名学联工作人员历时2个半月筹备,共有32名辩手参加,经过4次晋级赛(分组赛,淘汰赛,半决赛,决赛),最终有六支队伍经过激烈的预赛和复赛选拔后突出重围,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圈。出席本次决赛的特邀嘉宾有: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戴天华老师、全法学联主席魏艾伦先生、孔子学院汉语推广办公室吴磊先生、全法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孙涛先生、全法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赵永生先生、全法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乔京先生、全法博士生联谊会常务副主席张茜女士、巴黎十大法学教授 Fédérice CONSTANT 先生。
比赛开始前,由戴天华老师首先发表讲话。戴老师对本次辩论赛的举行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从实用性和娱乐性等多个角度对比赛的意义do给予了高度的赞赏。戴老师提到,辩论时是一个人的口才与思辨能力的综合体现,并以法国总统候选人为例,戴老师说他们的演讲与辩论能力是能否在选举中成功夺魁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青年人通过辩论赛所锻炼提高的多方面能力,将对个人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本次决赛共包含三场比赛,中文组冠亚军争夺赛,对阵双方为武汉大学校友会代表队和北京大学校友会代表队;中文组季军争夺赛,由巴黎高等管理学院代表队挑战巴黎学联代表队;以及法文组冠亚军争夺赛,由巴黎索邦大学代表队与法经协会代表队正面交锋。
辩论赛由巴黎高等管理学院代表队和巴黎学联代表队的中文组季军争夺赛正式拉开帷幕。双方围绕主题“去向哪里和与谁同行哪个更加重要”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巴黎高等管理学院先声夺人,以“道不同不相为谋”、“目标是价值观的体现”、“主观能动性决定未来发展的方向”等论据清晰阐述了“去向哪里更加重要”这一立场。而反方巴黎学联代表队也毫不示弱,从“客观环境决定主观意识”、“价值观可检验目标是否正确”等方面对对方立场进行了坚定的反驳。双方你来我往毫不相让,迅速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最终,巴黎学联代表队凭借灵活的应变和充分的论据更胜一筹,获得了中文组的季军,其中二辩选手陈为同学凭借铿锵有力、张弛有度的表现摘取了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
接下来举行的法文组冠亚军争夺战则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说能以母语进行快节奏的辩论已是对一个人思辨能力的极大挑战,那么能以一门外语进行辩论则是对一个人语言和智慧的双重挑战。而本场比赛的辩题也充分体现了“国际化”这一特色,双方就辩题“La délocalisation, un phénomène plut?t positif ou plut?t negatif ?(制造业公司迁往他国对双方国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正方代表队,来自法经协会的四位辩手从企业降低成本以获取更大利润,以及产生新的工作机会等方面对己方立场进行辩护,而反方代表队,来自巴黎索邦大学的四位辩手则以公司外迁后对本地雇员导致的失业、对外迁当地环境的潜在破坏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但最终在表述逻辑性和论据充分性上惜败正方代表队屈居亚军,法经协会代表队最终拔得头筹。本场比赛中的亮点之一是反方二辩宁显熹同学的表现,他凭借标准流畅的法语表达和掷地有声的言语气势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不负众望地摘下法语组最佳辩手桂冠。
作为本场决赛的压轴大戏——中文组冠亚军争夺赛中,正方武汉大学代表队和反方北京大学代表队为大家送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龙争虎斗。比赛开始前,武汉大学代表队的四朵金花将姓名与古诗词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而北京大学代表队则紧扣辩题,来自金融、能源等不同领域的四位专才呈现了舍我其谁的气势。本场比赛的辩题为“通才与专才谁更具有社会竞争力”,正方武汉大学代表队从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不同文化的融合方面展开论述,而反方北京大学代表队则从社会分工细化和专业知识积累等方面进行反击。双方选手旁征博引口吐莲花,从娜塔莉·波特曼到林书豪和默克尔,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和爱因斯坦,时间贯穿从古至今,并结合当下经济危机的热门话题,同时跨越了娱乐、体育、政治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博大精深厚积薄发的知识素养,将比赛推入到白热化的竞争程度。平心而论双方表现不相上下平分秋色,但比赛终究会有胜负成败,最终武汉大学代表队凭借更加精彩的表现问鼎冠军,而北京大学代表队的四辩选手白果凭借伶俐的口齿和机智的反应拿下了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
最后,由使馆教育处戴天华老师等特邀嘉宾分别对获奖队伍和选手进行了隆重的颁奖,至此,全法学联“我有我风采”辩论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供稿/全法学联 文字/王金 照片/周茜 编辑/牟蓉)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编辑:K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