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首页要闻 > 正文

留学中国教育展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成功举办

2011年11月09日  来源:神州学人 
  

(本网讯)20111028日,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英国文化协会协办的 “留学中国教育展暨中英校际合作洽谈会”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白章德主任、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主任白琼娜(Joanna Burke)女士在展会上致辞。包括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在内的15所国内著名院校参展,参加展览活动的院校不仅精心布置展台、发放材料并现场咨询,十几所院校的校、院长还亲自到场,通过论坛等形式与前来观展的英国师生互动,面对面交流中国留学的各种信息,受到英国师生赞誉。

  

白章德主任在开幕式致辞时说,近年来,随着赴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来源的增广,中国已经逐渐由留学输出大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留学输入大国,留学生双向互动交流也为加深中外在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宽了道路。白主任说,中国有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裕的奖学金资源以及优惠的留学政策和广阔的就业前景,这些都是吸引外国学生前来留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西方主要经济大国遭受金融危机,教育经费一再削减,捉襟见肘,对比之下,中国经济发展稳健,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在华外国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英国相关部门和学子也都表现出更积极的交流意愿。

  

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主任白琼娜(Joanna Burke)女士在致辞时表示,真诚欢迎和感谢中方举办这样的活动,将两国教育界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有效地促进了两国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并表示英方将大力支持后续相关活动。

  

展览会上,外方师生纷纷来到各中国院校展台前进行自由交流,场内气氛热烈。在吉林大学展台前,吉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刘德斌教授忙碌中透着喜悦,交流中得知他20年前曾留学英国华威、剑桥两所名校,从事国际关系的研究,谈及留学形势在20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刘教授不无自豪地说,比较中国和英国的高等教育,中国无论在经费支持还是人才成长方面都发展更快,而且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当被问及吉林大学向外国留学生提供的待遇时,刘教授说,部分人文类精华专业,如当代国际关系、汉语言文学等,可以向留学生提供全奖,在学汉语及中国文化逐渐成为潮流的今天,相信这样的政策对潜在的赴华留学群体将起到鼓舞和推动作用。

  

据了解,在华留学生的国籍构成、专业分布、奖学金生和自费生数量比例等在各大学之间各有特色,比如北京语言大学的奖学金生比例为30%,生源来自各主要国家,同时总体数量庞大,而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总量较少,不少来自中亚地区,但大多可以获得奖学金支持。相同之处则是,中国大学海纳百川的态度和对教育交流的重视。

  

在同时进行的互动论坛上,北京语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四所院校的校长、院长与外国师生一问一答,场面活跃。几位校院长流利的英语,幽默的谈吐,诚恳而坚定的风采,赢得在场中外宾客阵阵掌声。在被问及在华留学生可能面临的困难时,几位校院长不约而同地指出,学习汉语并不是最困难的,接纳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才是赴华留学的根本所在。场上一位外方校长对这个观点高度赞许,举起双臂表示,汉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语言,中国文化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文化,因为中国强大了,所以必须去留学,去了解这个伟大的民族并与之合作互通才符合时代潮流。答问此起彼伏,高潮迭现,最后意犹未尽的外方师生涌向展台,向各参展院校进一步咨询提问,还有一些学生当场填写和提交了报名表格。

参加展会活动的不仅有英国学生,还有其他国籍学生,一位名叫Holston的小伙子来自芬兰,谈到为什么想去中国留学,小伙子说,因为喜欢上海,想去上海生活。他说,他的几个好朋友都去了上海的大学留学,“如果能在那里留学,一定可以留在中国工作。”

  

在和外国学生的交流中可以感到,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对在中国就业前景的憧憬,以及中国提供的奖学金,都是吸引他们前往中国留学的原因。

 

参加此次留学中国教育展及论坛活动的还有30多名英国高校代表,他们中有大学副校长、国际学生办公室主任、项目官员和教育问题专家。他们认为,此次活动不仅为有意留学中国的英国学生提供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也为中英教育界增进了解,促进两国教育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和深入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是一个良好开端。(供稿/驻英大使馆教育处)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szx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