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首页快讯 > 正文

北京大学校友吴皓新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5年04月29日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北京大学校友吴皓新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北京时间4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单,新增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84位,外籍院士21位,他们来自15个不同国家。在此次新增院士名单中,华人学者共有7人入选,其中哈佛医学院教授吴皓是北京大学生物学校友,是继谢晓亮、朱健康、邓兴旺、陈雪梅、郁彬之后第六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北大毕业生。

 
吴皓

吴皓于1982年至1985年在北京大学接受医学预科教育,1985年至1988年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主攻医学。之后,吴皓在美国普渡大学迈克尔·罗斯曼(Michael Rossmann)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于1992年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她成为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助理教授,2003年被评为教授。2012年,吴皓被聘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药理学教授,并担任波士顿儿童医院高级研究员,2014年被聘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皓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天然免疫相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主要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和电子显微镜解析免疫相关蛋白结构,从而阐释免疫受体尤其是天然免疫受体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

据悉,文革后大陆毕业生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总计不到20人,北大毕业生截至今年达到6人而遥遥领先,其次是复旦大学(3人)、中国科技大学(2人)。来自北大生物学领域的入选者有4位,超过我国其他学校不分学科的总数。

其他几位今年新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华人学者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植物生物学教授何胜阳(He,Shengyang),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及生物工程系教授廖俊智(Liao, James C.),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遗传学及病理学教授李纯慧(Lee, Jeannie T.),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教授、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Ip, Nancy Y),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沈志勋(Shen, Zhi-Xun),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201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张首晟(Zhang, Shoucheng)。

延伸阅读:美国国家科学院简介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于1863年由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宣布成立。当时美国正处于南北战争期间,政府急需构建一个科学咨询组织,美国国家科学院应时代而生。因而这家智囊和咨询服务机构诞生时非常顺利,1863年3月3日,马塞诸塞州参议员亨利·威尔逊(Henry Wilson)在参议院议事厅提出了组建美国国家科学院这一想法,参议院口头表决通过,数小时后,该提案又在国会获得通过,晚上提案传至林肯总统那里,林肯总统签署了这一法案,使之具有法律地位,美国国家科学院正式诞生。

美国国家科学院共由三部分组成: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组成,它们分别于1916年、1964年以及1970年成立。从起初的50位成员,美国国家科学院现在已经发展至2250名成员,其中有452名成员为外籍院士(即拥有除美国以外国籍的学者),大约有200个院士获得了诺贝尔奖。1924年,Florence Sabin成为第一个女性选入美国国家科学院。1965年,David Blackwell成为第一个非洲裔美国人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而在华人学者圈中,林可胜可算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称号的学者。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蒙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