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首页快讯 > 正文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0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2015年04月02日  来源:同济大学新闻中心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0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准备好迎接工业4.0 了吗?”中德工业创新和教育改革战略研讨会举行
来源:新闻中心  发表时间:03/30/2015 阅读次数:1842

  “代表工业创新和发展未来重要趋势、寓意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浪潮势不可挡,企业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业环境?大学应当如何培养面向工业4.0的未来工程师?校企又当如何联手开展工业4.0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及应用?3月27日,同济大学举行以“准备好迎接工业4.0了吗”为主题的中德工业创新和教育改革战略研讨会,来自中德两国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专家齐聚一堂,共议发展工业4.0 的核心要素及由此给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研究与应用带来的挑战。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德国驻上海副总领事J?rn Bei?ert、教育部理工处副处长侯永峰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
  “工业4.0”由德国政府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提出,寓意人类将迎来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工业发展新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在全球引发新一轮研究与实践热潮。我国对这一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高度关注。中德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被列入2014年10月发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
  如何推动“工业4.0”从概念走向工程实践?高校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工业4.0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会上,同济大学智能工厂实验室主任陈明教授作了题为“工业4.0在同济大学的实践”的主旨报告。2014年10月,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联手德国菲尼克斯公司,在我校嘉定校区建成国内首个“工业 4.0——智能工厂实验室”。实验室里拥有一系列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实现了人、加工件与机器的智能通讯与协同工作。这一实验室服务于同济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大学生科技创新及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面向工业 4.0的工程人才,开展面向工业4.0的关键技术研究,力争成为生产制造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应用示范工程。
  继“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落成之后,同济大学组建起跨学科的队伍,包括中德工程学院、中德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等多个学院在内的众多专家教授共同探讨、研究工业4.0的未来发展,并与航天、航空、汽车、船舶等国家大型企业携手紧密合作,旨在为中国工业领域发展工业4.0奠定基础。同时,中德工程学院还基于自身国际交流平台优势,现已与一批国际企业展开交流合作,如与蔡司公司共建“智能检测教育科研基地”,与西门子公司将建立相关软件人才的培养基地,与艾默生等公司开展面向工业4.0的流程工业实验室建设等。
  据介绍,同济大学“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正积极开展实验室相关建设工作,包括工业4.0智能工厂二期建设,如智能仓储、智能装配线等,以进一步充实工业4.0的发展方向,加快我国相关科技领域的突破创新。
  为了将高校的理论教学与工业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自本学期起,同济大学率先在全国首开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业4.0导论》选修课程,以帮助青年学子了解当前工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发展工业4.0的步骤、实施方案及未来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还将与西门子、菲尼克斯、库卡等一批跨国企业和全球知名大学合作开展应用性课题实践项目。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主旨报告环节,德国萨尔兰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Martina Lehser教授介绍了未来工程师4.0的教育与培训;菲尼克斯电气亚太研发中心总经理杜品圣、西门子MES总经理戚峰分别介绍了两公司对工业4.0的探索、实践与战略规划。杜品圣表示,工业4.0的理念将给中国制造领域的改革转型带来前所未来的挑战,同时也为中国制造业攀登世界顶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戚峰表示,西门子从数字化工厂出发,在多个层面具备了相应基础,可有效助力于中国工业4.0的发展。
  研讨会还设立了两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教育及人才培养改革”和“科技创新研究及应用”。来自同济大学、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思爱普大学联盟、菲尼克斯、蔡司、艾默生、航天十三所等中德两国高校、企业的代表分别围绕两议题展开探讨。大家认为,工业4.0对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发起了挑战,工业4.0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核心是实现技术,高校的工程类教育应当积极应对,主动求变,组合优质师资,打破专业限制,开设现代理论与技术课程,并通过与先进企业联手发展,面向未来培养符合工业4.0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分会场上,多家工业界的先进企业代表还对工业4.0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包括蔡司公司的智能检测、菲尼克斯公司的控制系统、艾默生公司的流程工业等,已经为工业4.0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希望得到高校的相关科技创新及人才支撑。
  本次研讨会由同济大学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德工程学院联合举办。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news.tongji.edu.cn/catv/index.php?classid=5698&action=video&id=267&t=show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0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准备好迎接工业4.0 了吗?”中德工业创新和教育改革战略研讨会举行
来源:新闻中心  发表时间:03/30/2015 阅读次数:1842

  “代表工业创新和发展未来重要趋势、寓意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浪潮势不可挡,企业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业环境?大学应当如何培养面向工业4.0的未来工程师?校企又当如何联手开展工业4.0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及应用?3月27日,同济大学举行以“准备好迎接工业4.0了吗”为主题的中德工业创新和教育改革战略研讨会,来自中德两国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专家齐聚一堂,共议发展工业4.0 的核心要素及由此给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研究与应用带来的挑战。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德国驻上海副总领事J?rn Bei?ert、教育部理工处副处长侯永峰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
  “工业4.0”由德国政府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提出,寓意人类将迎来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工业发展新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在全球引发新一轮研究与实践热潮。我国对这一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高度关注。中德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被列入2014年10月发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
  如何推动“工业4.0”从概念走向工程实践?高校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工业4.0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会上,同济大学智能工厂实验室主任陈明教授作了题为“工业4.0在同济大学的实践”的主旨报告。2014年10月,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联手德国菲尼克斯公司,在我校嘉定校区建成国内首个“工业 4.0——智能工厂实验室”。实验室里拥有一系列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实现了人、加工件与机器的智能通讯与协同工作。这一实验室服务于同济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大学生科技创新及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面向工业 4.0的工程人才,开展面向工业4.0的关键技术研究,力争成为生产制造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应用示范工程。
  继“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落成之后,同济大学组建起跨学科的队伍,包括中德工程学院、中德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等多个学院在内的众多专家教授共同探讨、研究工业4.0的未来发展,并与航天、航空、汽车、船舶等国家大型企业携手紧密合作,旨在为中国工业领域发展工业4.0奠定基础。同时,中德工程学院还基于自身国际交流平台优势,现已与一批国际企业展开交流合作,如与蔡司公司共建“智能检测教育科研基地”,与西门子公司将建立相关软件人才的培养基地,与艾默生等公司开展面向工业4.0的流程工业实验室建设等。
  据介绍,同济大学“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正积极开展实验室相关建设工作,包括工业4.0智能工厂二期建设,如智能仓储、智能装配线等,以进一步充实工业4.0的发展方向,加快我国相关科技领域的突破创新。
  为了将高校的理论教学与工业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自本学期起,同济大学率先在全国首开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业4.0导论》选修课程,以帮助青年学子了解当前工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发展工业4.0的步骤、实施方案及未来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还将与西门子、菲尼克斯、库卡等一批跨国企业和全球知名大学合作开展应用性课题实践项目。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主旨报告环节,德国萨尔兰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Martina Lehser教授介绍了未来工程师4.0的教育与培训;菲尼克斯电气亚太研发中心总经理杜品圣、西门子MES总经理戚峰分别介绍了两公司对工业4.0的探索、实践与战略规划。杜品圣表示,工业4.0的理念将给中国制造领域的改革转型带来前所未来的挑战,同时也为中国制造业攀登世界顶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戚峰表示,西门子从数字化工厂出发,在多个层面具备了相应基础,可有效助力于中国工业4.0的发展。
  研讨会还设立了两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教育及人才培养改革”和“科技创新研究及应用”。来自同济大学、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思爱普大学联盟、菲尼克斯、蔡司、艾默生、航天十三所等中德两国高校、企业的代表分别围绕两议题展开探讨。大家认为,工业4.0对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发起了挑战,工业4.0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核心是实现技术,高校的工程类教育应当积极应对,主动求变,组合优质师资,打破专业限制,开设现代理论与技术课程,并通过与先进企业联手发展,面向未来培养符合工业4.0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分会场上,多家工业界的先进企业代表还对工业4.0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包括蔡司公司的智能检测、菲尼克斯公司的控制系统、艾默生公司的流程工业等,已经为工业4.0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希望得到高校的相关科技创新及人才支撑。
  本次研讨会由同济大学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德工程学院联合举办。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news.tongji.edu.cn/catv/index.php?classid=5698&action=video&id=267&t=show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0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准备好迎接工业4.0 了吗?”中德工业创新和教育改革战略研讨会举行
 

  “代表工业创新和发展未来重要趋势、寓意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浪潮势不可挡,企业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业环境?大学应当如何培养面向工业4.0的未来工程师?校企又当如何联手开展工业4.0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及应用?3月27日,同济大学举行以“准备好迎接工业4.0了吗”为主题的中德工业创新和教育改革战略研讨会,来自中德两国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专家齐聚一堂,共议发展工业4.0 的核心要素及由此给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研究与应用带来的挑战。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德国驻上海副总领事J?rn Bei?ert、教育部理工处副处长侯永峰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
  “工业4.0”由德国政府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提出,寓意人类将迎来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工业发展新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在全球引发新一轮研究与实践热潮。我国对这一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高度关注。中德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被列入2014年10月发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
  如何推动“工业4.0”从概念走向工程实践?高校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工业4.0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会上,同济大学智能工厂实验室主任陈明教授作了题为“工业4.0在同济大学的实践”的主旨报告。2014年10月,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联手德国菲尼克斯公司,在我校嘉定校区建成国内首个“工业 4.0——智能工厂实验室”。实验室里拥有一系列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实现了人、加工件与机器的智能通讯与协同工作。这一实验室服务于同济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大学生科技创新及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面向工业 4.0的工程人才,开展面向工业4.0的关键技术研究,力争成为生产制造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应用示范工程。
  继“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落成之后,同济大学组建起跨学科的队伍,包括中德工程学院、中德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等多个学院在内的众多专家教授共同探讨、研究工业4.0的未来发展,并与航天、航空、汽车、船舶等国家大型企业携手紧密合作,旨在为中国工业领域发展工业4.0奠定基础。同时,中德工程学院还基于自身国际交流平台优势,现已与一批国际企业展开交流合作,如与蔡司公司共建“智能检测教育科研基地”,与西门子公司将建立相关软件人才的培养基地,与艾默生等公司开展面向工业4.0的流程工业实验室建设等。
  据介绍,同济大学“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正积极开展实验室相关建设工作,包括工业4.0智能工厂二期建设,如智能仓储、智能装配线等,以进一步充实工业4.0的发展方向,加快我国相关科技领域的突破创新。
  为了将高校的理论教学与工业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自本学期起,同济大学率先在全国首开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业4.0导论》选修课程,以帮助青年学子了解当前工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发展工业4.0的步骤、实施方案及未来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还将与西门子、菲尼克斯、库卡等一批跨国企业和全球知名大学合作开展应用性课题实践项目。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主旨报告环节,德国萨尔兰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Martina Lehser教授介绍了未来工程师4.0的教育与培训;菲尼克斯电气亚太研发中心总经理杜品圣、西门子MES总经理戚峰分别介绍了两公司对工业4.0的探索、实践与战略规划。杜品圣表示,工业4.0的理念将给中国制造领域的改革转型带来前所未来的挑战,同时也为中国制造业攀登世界顶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戚峰表示,西门子从数字化工厂出发,在多个层面具备了相应基础,可有效助力于中国工业4.0的发展。
  研讨会还设立了两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教育及人才培养改革”和“科技创新研究及应用”。来自同济大学、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思爱普大学联盟、菲尼克斯、蔡司、艾默生、航天十三所等中德两国高校、企业的代表分别围绕两议题展开探讨。大家认为,工业4.0对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发起了挑战,工业4.0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核心是实现技术,高校的工程类教育应当积极应对,主动求变,组合优质师资,打破专业限制,开设现代理论与技术课程,并通过与先进企业联手发展,面向未来培养符合工业4.0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中德专家聚同济共议工业4

     分会场上,多家工业界的先进企业代表还对工业4.0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包括蔡司公司的智能检测、菲尼克斯公司的控制系统、艾默生公司的流程工业等,已经为工业4.0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希望得到高校的相关科技创新及人才支撑。
  本次研讨会由同济大学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德工程学院联合举办。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蒙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