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专题 > 正文

青春梦想的起点——记几位东南亚留学生的北大生活

记几位东南亚留学生的北大生活

2015年01月27日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青春梦想的起点——记几位东南亚留学生的北大生活
 

根据学校招生工作改革的基本思路,2009年北大启动海外招生工作,组织校内专家赴东南亚、东欧、北美及南美地区进行招生宣讲。

在各部门及院系的积极努力下,学校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海外招生机制,东南亚地区也成为北大优质本科留学生的稳定生源地,六年来共有两百多名东南亚国家学生进入北大进行本科学习,他们积极融入校园生活,认真学习,活跃在燕园的各个角落,给校园带来了别样魅力。近日,记者采访了李春怡、林怡慧和陈联成三位东南亚本科生,感悟他们在燕园的青春点滴。

选择北大:青春梦想的起点

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走入北大,怀揣着梦想和期待,梦想在这里实现他们的青春抱负,期待这里成为他们筑梦的起点。

李春怡,泰国籍国际关系学院大四本科生,是一个洒脱、豪朗的女孩。春怡读高中时学习成绩优秀,但却未曾设想到中国留学。高中毕业前,偶然的机会得知北大在泰国招录本科生,春怡便抱着试一把的心态参加了北大在泰国的招考。春怡从小有一定的汉语基础,面试时发挥也不错,顺利通过考核并获得北京大学奖学金。被北大录取后,春怡又收到了当地清迈大学的录取通知,因为生性开朗乐于挑战,也向往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最终她选择了北京大学。

李春怡在迎新工作现场

林怡慧、陈联成两位新加坡留学生,与李春怡同年进入国际关系学院进行本科学习。怡慧介绍说,新加坡地方比较小,几所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校园氛围都比较相近,多数新加坡学生都会有出国学习的意愿。回忆当年放弃新加坡国立大学而选择北京大学,怡慧打趣道,主要是新加坡的文化传统与中国较为一致,饮食习惯也相仿,过春节的时候还有假期回家。同为新加坡学生,陈联成坦言,北京大学的历史与近现代中国息息相关,自己也更喜欢北京大学所代表深厚的中华文化。

初入北大:不是“我以为”那么简单

生活总是不按预想的来安排。只身进入新的国度,面对新的人群,总会有迷茫挣扎的时刻,但与现在身为大四学生的几位留学生同学聊起这些话题,竟都是满满的欢乐和回忆。

春怡的祖籍是云南,在中国同学看来,长相颇有些混血的味道。但是在泰国人眼中,春怡的长相确实比较“中化”,在泰国和新朋友接触,总有人问“哎,你是中国人吧?”春怡说,本以为到了中国终于能在外貌上合群了,结果初入燕园,连买水果的阿姨都会问她是哪国学生。

联成入学之初,想着来中国应该很容易解决饮食问题,结果进了食堂,才发现想要找到合口的饭菜并不那么轻松。谈起饮食上的差异,联成颇有自己的一番看法,“不能理解北京的麻酱,觉得口味很奇怪,可是很多菜都会放;而且这里的麻辣和我们的麻辣也不是一个概念。”但他也表示,经过三年多的饮食历练,他已经非常习惯并且热衷吃北京的火锅了。

陈联成在草原体验骑马

谈及在学期间的语言沟通,记者本以为三位同学都有较好的中文基础也通过了招考阶段的面试,语言不至于成为他们在校学习的障碍,但三位同学却齐齐表示了相异的看法。怡慧说,新加坡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汉语词汇和台湾国文较为接近,到了北大校园里,却发现很多生活化的语言以及北方的儿化音对他们来说没办法太直观地进行理解,“比如中国同学说‘这个真好玩儿’,我们就只会说‘这个好好笑’;像是‘你要干啥’这一类的北方语音也不太能听明白”。除了语言语音,不同的社会背景,也让他们与中国学生在思维认知上存在差异,有时候老师在课上讲了一句话,中国同学笑了,几位留学生却面面相觑,还需要问其他同学才明白发笑的原因。当然,他们都说现在的儿话音已经相当的流利,“不明觉厉”“人艰不拆”这样的网络语言也运用自如。

融入北大:多彩的生活和必要的过渡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在北京是异乡客,但是在北大,他们不孤独,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北大人。

春怡自小爱打篮球,入校后不久就加入了学院篮球队并担任主力,她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目前也是学校电视台《留学生活》栏目的一员。“我就是爱玩,觉得大学生活不能只有学习”,春怡在学校时活跃在各个社团组织,放假了和各国朋友一起游历中国大江南北,还在北京跑实习,生活多姿多彩。“我从来没想过能和那么多国家的同学做朋友”,低年级的时候在勺园,春怡和很多留学生同学交往密切,与不同国家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马上面临毕业,他们十分珍视这份感情,“泰国和中国感觉还很近,毕竟都在亚洲,但是很多欧美同学可能毕业之后就很难见到了”。四年相处,四年记忆,青春在这里不分国别,只有温暖和不舍。

怡慧和联成继续在大学阶段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与班级的中国同学相比也不遑多让。他们觉得中国和新加坡的大学在教学、考核上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北大本科的学习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之后,也会有新的收获,联成说,“在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会了‘背’,在那边(新加坡)大家都是看很多资料自己想,所以理论基础不是很牢固。”两位同学在北大顺利完成了学习方式的过渡,并且能够把自己原先接受的思维方式与中国高校的教学模式融合,在学业上也逐渐游刃有余。

林怡慧在社会实践

大胆“走出去”,招录更多优秀学生

法学院孙东东教授常年奋战在东南亚招生一线,自2009年启动,孙老师连续六年随招生团赴东南亚进行招生宣讲。孙老师介绍,选择东南亚作为海外招生的第一个阵地是学校经过慎重考虑的,主要考虑了语言、文化传统和支撑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六年来东南亚招生工作日渐完善,但其间工作模式也是经历了诸多磨合调整,孙老师也向记者谈及了过程中的若干趣事。

比如在泰国招生的经历,第一年的工作是“投石问路”,对当地学生的汉语水平期待过高,招生方案临时进行了调整;第二年是“开门见山”,招生团提前在几所当地中学开展广泛宣传,报名的学生超过了预计的人数,招生团也相应对面试学生设置了语言能力测试;第三年是“他山有路”,在当地教育机构的帮助下,招生团委托孔子学院等机构对报名学生初试,招生组再对学生复试,也由此初步确定了学生选拔方案。在选拔方式上,招生组几经斟酌,最终确定采用“无主持集体面试”形式,在选拔的过程中针对个人思辨能力、大学适应能力和学术潜力进行择优录取,也展现了当地学生不同于中国学生的诸多特点。孙老师介绍,东南亚学生个性比较强,具有质疑探讨的精神,经常能在面试环节就某个话题进行良好的互动。

谈及日渐成熟的海外招生,孙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目前留学生较多分布在文科院系,可以拓展更多理科以及医学部生源。孙老师六年来走访多个东南亚国家,对地区学生资源较为了解,建议在印尼、越南及菲律宾等国逐步开展招生宣讲。对于学校业已展开的欧洲、美洲招生宣讲工作,孙老师也建议能在当地协调更多生源基地,扩大北大在所在国家高中学生中的影响力。

背景信息

近年来,北大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招生及宣讲工作,一方面丰富了学校优质留学生的来源,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学校在国际的影响力。六年间,东南亚招生形式不断革新,逐渐适应当地的教育坏境和汉语教学水平,同时也为北京大学选拔出更具活力和学术潜力的优秀学生。北大在东南亚招生宣讲工作,也得到了当地教育机构和组织的大力支持,新加坡华侨中学、南洋初级学院和德明政府中学,泰国教育部和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董事会总会等,都对学校招生工作给予了多方面的配合和协助

编辑:拉丁

  


  免责声明:“观点”栏目,选用的相关文章、资料中表述或暗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文章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所述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作读者参考。

编辑:蒙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