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正文

诙谐幽默的藏族酒礼与酒歌

2013年08月02日  来源:陕西论坛 
  
 

“扎西德勒门前撤,金珠玛米到我家。阿爸手捧青稞酒,阿妈敬上酥油茶……”一支美妙的歌曲将你带入藏族同胞的家中。当你走进藏族同胞家中时,主人会热情招待你,并给你敬上青稞酒和酥油茶。

 

   酒歌,藏语称“羌谐”, 为藏族群众的节假日、喜庆日以及打平伙、耍坝子、迎宾送客时,给人敬酒表演的一种歌舞。甘孜酒歌感情真挚,曲调流畅,歌词多为6字句或4字句,一首曲调可填唱4句歌词。除主要几种曲调普遍传唱外,甘孜藏族自治州各县还有各自的唱法。藏族酒歌也不仅为劝酒而唱,而是喝酒就要唱歌,“如果酒没有歌,那就像清水般没有味道”。酒和歌已结成亲密的孪生姊妹,这两者间有紧密的配合和有力地互相推动。“好酒你来喝,酒歌我来唱,酒和酒歌,都没有停下的时候。”

 

    据史料记载,吐蕃时代就有藏族酒歌,《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里,凡赞普接见大臣、外国使者,以及大臣们宴会时,已有齐声唱歌或由善歌者唱歌的习惯。但这酒会上的歌不是劝酒或赞酒的歌,而是为渲染和加强宴会的氛围,夸威示富,斗智取谐,密切交往等等,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是种历史歌谣,还不是纯粹的酒歌。在史诗《格萨尔王传》里,珠牡送格萨尔出征或迎接将领们凯旋归来时,在献茶敬酒的同时,边舞边唱酒歌,既欢庆也叙述酒的美好,这可说是纯粹的酒歌,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在喝酒时,又即兴编唱,共同汇聚成系列性酒歌。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赞美之辞。敬酒人有时边唱边舞,声情并茂,诙谐幽默。“要么就请喝酒,要么就请唱歌。饮酒唱歌之间,任你挑选一个,请听吧,文成公主,请喝吧,伦波噶瓦。”

 

    要么饮酒,要么唱歌,二者必居其一。酒歌还请出了最受藏族人敬爱的文成公主和名臣噶尔?东赞域松来劝酒,不善饮酒者也定会举杯豪饮。

 

    康巴人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饮酒时,有条件的,就采用银制的酒壶、酒杯。此外应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端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同样的动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

 

   另外,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只要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否则,主人会罚你两大碗。饭后饮的这杯酒,叫作“饭后银碗酒”。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需要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

 

    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最有意义的普遍习俗。藏族有一句笑话:“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谁来敬酒,谁就唱歌。经常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

 

    祝酒歌词也可由敬酒的人随兴编唱。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须一饮而尽。酒歌还具有鲜明的教育功能;历史、文化的承载和传播功能;情感、信息的传递功能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

 

   “远方的贵客,欢迎你到我们家乡来,敬你一碗青稞酒......”在甘孜藏族居住区域,酒已不再是酒,而是礼仪的载体。如迎宾送客时,全家都排列门前,向来客献哈达和酒,这是最尊贵的礼节。客人双手接过酒后,首先要用无名指蘸点酒往空中抛弹三下,以敬天祭神,然后三口一杯喝干,接下来主人会边跳舞边唱酒歌,热情相劝。

 

    笔者有一次到巴塘去游玩,在藏族村寨被好客的次仁大哥邀请喝他们自酿的青稞酒。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次仁大哥边唱边喝,每次一饮而尽,酒量惊人,同伴们都不怎么喝酒,我只好硬着头皮顶上。藏语的祝酒歌很好听,可惜我听不懂,但唱完歌就该我喝酒的意思我明白,只好一饮而尽。初入口,觉得青稞酒绵纯,酒精度不高,喝了十杯以后,才发现后劲有点大。次仁大哥兴致很高,要我也唱歌,我唱了几首汉语带“酒”字的歌,才发现次仁大哥对汉语歌也很精通,每首都能和我一起唱。酒到半酣,我也兴致勃勃地和次仁大哥放声高歌,唱完就喝酒,喝完再唱歌,带酒的歌,确实能表达我的心情:“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一四七,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好酒好酒好酒”

 

   “走走走走走啊走,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酒过数巡,藏族酒歌歌声便飘过耳际:“远来的贵宾,四方的朋友,我们又相见,那有相聚时,到家有传统,待客要敬酒,相聚要敬酒呀,请喝一杯酒呀!扎西德勒!”。悠扬的调子声中由不得你不喝,不知不觉的在满心欢喜中便喝多了。头脑开始发热,情绪开始兴奋,变得醉里不知身是客,干脆代替主人一一敬酒。主人未醉我先倒,“走是要走了,就是舍不得”,再舍不得也只能先走,要不出洋相了。

 

    喝完酒还要唱告别酒歌,告别酒歌的内容,大都是赞美今天的酒宴好,朋友亲人相聚很难忘,祝愿今后有更多的欢聚时光。人们这样唱道:我们在这里欢聚,但愿长聚不散;长聚不散的人们,永无病痛和灾难!

 

   老人们在一起喝酒分别时,唱的就不一样:我们是很古的人,世界形成时的石头,石头沾满了尘垢。更想常常碰碰。年轻人在一起喝酒分别时,有时这样唱:我们和和美美,像一只母鸡下的鸡蛋,鸡蛋完完好好,结伴返回家乡。

 

   藏族酒宴最重要的是排坐次。过去的年代,人的尊卑长幼区分非常严格,现在已不怎么讲究了,但每次酒宴,坐次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酒宴一般分为首席、次席、末席三个档次。坐在首席的人,大都是年高的长者或尊贵的客人,陪坐末席的,往往是年纪最小、辈分最低的人。所有的人坐定后,女同胞们便唱了起来:四柱八梁的房子,汇聚着亲密的朋友;喝着甜香的美酒,唱起动人的酒歌。高山纯净的雪水,家乡白色的青稞;酿出醇香的好酒。

 

   胜过神仙的甘露。香甜的美酒酿好了,亲密的人儿汇齐了;人欢聚,酒甜香,正是开怀畅饮的时光。

 

   藏族酒歌是喝酒、敬酒时唱的民间歌曲,有时伴随简单的舞蹈动作,是藏族城乡群众非常喜爱的艺术形式。每逢传统节日、亲友聚会或举行婚礼时,人们以辈分大小为序围坐在藏式方桌旁。斟酒人一般由妇女担当,按年龄大小轮流给每人斟酒,并载歌载舞。饮酒人则要按照歌声和词意依次完成接酒杯、用无名指向天上弹酒三下、喝三口酒、干杯等程序。

 

    藏族有一句谚语,叫“一杯成仇敌”。三口一杯,三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法、僧为三宝,人、神、龙为三界,总而言之是吉祥如意、功德圆满的意思。给长者、贵宾敬酒时,要唱相应的酒歌。当然,酒歌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唱酒歌是藏族饮酒一大特点。每逢重大场合(如婚宴、村寨聚饮等)敬客人酒时,要先擎着酒杯唱酒歌,歌词多为即兴之作,内容都是赞颂、祝福之词。藏族善用譬喻来表达感情。如有首酒歌唱道:阳光为什么这样明媚?是因为菩萨洒下了吉祥; 我家为什么这样欢乐?

 

    是尊重的客人来到帐房。哈达是敬礼上师的贽扎,这杯中的美酒请我最知心的朋友尝。 

 

   唱酒歌时,身子要伴着节奏舞蹈,杯中的酒却绝不许洒出。客人有时也要唱酒歌回敬,此唱彼和,气氛十分热闹,把宴会推向高潮。 

 

   藏族酒歌是藏民族原生态音乐的荟萃。它汇集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广大藏区丰富的酒歌文化,保留了不同地域的不同风格:或热情欢快,或豪爽奔放,或开阔高朗,或低回婉转,却又无一不是纯洁如雪山、朴野如草原、清澈如湖水的。

 

    千百年来,能歌善舞纯朴真诚的藏族人民,用酒歌欢迎朋友,用酒歌庆祝丰收,用酒歌赞美生活,用酒歌祝福佳节,用酒歌颂扬祖先的业绩,讲述民族历史,当然也用酒歌表达纯真的爱情。他们将一首首优美的酒歌,演唱的回肠荡气,让人感到藏民族音乐的多彩与博大。没有了酒歌,藏民族音乐也将大为减色。



  免责声明:“观点”栏目,选用的相关文章、资料中表述或暗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文章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所述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作读者参考。

编辑:KYU
相关文章